- 消费者开始倾向于大尺寸,尤其是5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50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作为客厅电视,尤其是在中国和北美。
- 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家庭来说,出于对预算的考虑,都会优先选择32英寸作为家中的第一台电视。然而,越来越多的电视OEM、ODM和面板厂商正携手合作,以诱人的价格推广43英寸电视。一些OEM、ODM和品牌商甚至考虑将43英寸作为32英寸的高价值替代产品。这将逐步改变32英寸和40/43英寸的格局。2018年,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9000万片,但2019年下降到8400万片,2020年进一步下降到7300万片。2021年,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预计仅为5900万片。另一方面,40和43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在2018年达到6000万片,然后在2019年增加到6300万片。2020年,Omdia预计40和43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出货量为6000万片。换句话说,32英寸面板的出货量正在减少,而40和43英寸的出货量正在增加。这引发了平均尺寸的增长。
- 65英寸和75英寸是10.5代线(2,940mm×3,370mm)的经济型产品,中国大陆新的10.5代面板产能的投产有助于促进65英寸和75英寸面板的供应。
- 许多中国8.5代和8.6代面板产线正在增加43、50和55英寸的面板供应。尽管韩国液晶工厂正在关闭其旧的7代和8代产能,但中国的8.5代和8.6代线正在快速跟进。
- 2018-2020年的液晶循环最终鼓励了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的大幅增长。当市场供过于求时,面板厂商为了保持产能稼动,面板价格会大幅降低。同时,液晶电视面板的尺寸越大,其价格降幅越多。面板尺寸的下跌,尤其是大尺寸液晶电视(如50-、55-、60-、65-、70-和75英寸)的面板价格下降,有助于电视OEM、ODM和品牌商推广产品。另一方面,当市场出现短缺时,面板价格会大幅上涨,但小尺寸的价格上涨比例要大于大尺寸。例如,2020年第三季度由于缺货,3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每月上涨8-10%,但同期65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每月上涨幅度仅为5-7%。当出现供应短缺时,面板厂商更倾向于生产大尺寸的产品,以便最好地利用其产能,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这就使得从单位面积的价格来看,大尺寸的比较价格涨幅小于小尺寸。
- 套切模式的应用,利用混合法在单块基板上实现不同的面板尺寸切割,帮助面板厂商生产了一些超大型尺寸,如82英寸、85英寸和86英寸等。
- 新的画质规格提升都集中在大尺寸和超大尺寸上,尤其是55英寸及以上的产品。这些规格的改善包括8K分辨率、mini LED背光、量子点背光(QLED)、高色域、超窄边框、四面超窄边框、超纤薄、高动态范围(HDR)对比度等。由于这些新功能在32英寸、43英寸、50英寸这样的小尺寸上都无法实现,所以消费者倾向于购买55英寸及以上的电视,以便享受这些高端功能。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