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吃”带给我们多少鼓励?

足不出户,火锅烤肉串串香常入梦境?

小区解禁,第一件事出门吸奶茶续命?

今年年初,大众对疫情的讨论不断,在疫情逐渐被控制的局面下,又属“吃”和“宅”的话题,在声浪中独领风骚。

最近无论是假期传统热门话题,还是春晚、奥斯卡这样的大型文艺活动,甚至科比去世的突发新闻,在微博上的声量都远没有疫情高。2月初3C品牌新品活动发布的声量远超奥斯卡,也超过春节假期某热门话题剧,但只占疫情声量的3.5%。

图1 话题爆发后30天之内的声量对比

 数据来源:尼尔森社媒研究;数据覆盖范围: 微博

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在疫情讨论中,吃和宅的表现较为突出。关于“吃” 的讨论,自今年1月25日开始上升,网友们讨论疫情结束后最想吃什么?高热量和高糖食品高居榜单Top5。

图2 餐饮消费意愿声量前五的热门单品

 数据来源:尼尔森社媒研究;数据覆盖范围: 微博

“吃”的热度背后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还包含了特殊时期的社交和创造。收到全国各地捐献蔬菜的湖北人,不懂如何烹饪四川捐助的“儿菜”,鄂蜀两地网友在网上交流“儿菜”的做法。更有爱吃的网友,掀起了凉皮大赛和蛋糕大赛。吃在特殊时期成为了社交纽带,也抚慰了焦虑的神经。

图3 “吃”的需求金字塔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大众开始注重生存和安全之上的表达,而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吃”就成为表达载体。大众晒出的凉皮和蛋糕,不止是食物本身,更是对熟悉生活的缅怀。当“习以为常”暂时变得“恍如隔世”,“吃”为大众重新建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也让大众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整体氛围中,对品牌主来说,即使品牌花大力气引起关注,但若与疫情期间大众心态不符,效果会适得其反,突兀的品牌露出可能会被指责“占用公共资源”。

但品牌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顺应大众情绪和背后人性需求,这既是疫情期间品牌应表现的社会责任,长期也会使品牌更好地与消费者共鸣。

疫情之下,当大众开始思考人生真谛,调整生活方向,品牌主不妨顺势而为,将品牌与大众情感有机结合。“吃”所表现出的大众对社交和创造性的需求正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来自: 尼尔森Nielsen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