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2018年度浙江茶产业发展报告

一、2018年产业发展回顾

2018年,全省茶叶生产整体稳定,产品品质提升、销售顺畅,品牌建设、生态茶园、三产融合全面推进。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浙江茶产业的提升发展,浙江茶产业正在谱写新的篇章。

(一)茶叶生产各项指标连创新高

1、气候春霜夏宜,产量产值增加

据省茶叶业务主管部门统计,全省茶园面积300.5万亩,同比增长0.33%;茶叶产量18.6万吨,同比增长3.51%;农业产值190亿元,同比增长6.73%;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名优茶产量8.9万吨,同比增长4.92%;农业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6%。

茶叶生产呈现五大特点:一是春茶开采推迟。春节至2月底期间气温较低,大部分地区早茶开采普遍推迟一周左右。二是旺采期集中、采摘期短。3月初出现高温,早中品种采摘集中形成洪峰,采工紧张、失采面扩大,浙中、浙南高档名优茶产量减少。3月底又遇高温,春茶进入盛产期。4月初,全省遭遇大范围霜冻,名优茶采摘期缩短10天左右。三是夏秋季天气适宜。夏秋茶季气温略高于往年,雨量充沛,未爆发明显旱情或病虫害,夏秋茶增产。四是茶青质优价涨。去冬因大雪低温,茶树越冬害虫基数减少。茶季冷暖交替,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积累,早春茶品质较好,全省春茶茶青价格同比上涨5.6%,夏秋茶青价格持平。五是茶苗出圃大增。受2017年全国茶叶行情影响,白叶1号和龙井43等浙江良种效益显著,2018年全省茶苗共出圃11.17亿株,同比增长一倍有余,近六成输往省外。

2、全省茶事活跃,品牌效应提升

由国家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5月18-21日在杭州举办,展会较首届规模更大、规格更高、成效更好。“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20个茶叶主产省的1540家知名企业参展,国内外专业采购商12517人参观采购,取得了现场交易额1.03亿元、意向交易额42.88亿元的丰硕成果。8月,省农业农村厅在宁夏银川举办2018浙江(银川)绿茶博览会,170多家浙江茶企和宁夏20家农特产品企业参展,实现现场销售505万元、签订意向销售合同5786万元的佳绩。组织15家名茶龙头企业组团参展香港美食节,所携产品基本售完,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广泛赞誉。举行以松阳中国茶商大会、新昌中国茶叶大会、温州早茶品牌展为代表的地方茶事活动30余个,为宣传区域优势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开拓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多品类、多业态发展态势趋好

小茶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花茶、黄茶、红茶产值同比分别增加84%、62%和11%,白茶试制县域从5个增加到8个,浙江茶产品越来越丰富。精深加工业快速发展,全省精深加工企业86家,消纳茶叶16.8万吨,实现产值2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和44%。衢州市集中开展“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创建活动,开化“齐溪茶叶特色强镇”通过验收,总投资56亿元的禾中·开化龙顶特色小镇以及一批茶文化体验项目有序推进;绍兴市柯桥区南部山区“抹茶客厅”茶产业集聚区建设渐入佳境。2018年,全省茶叶第三产业增值69亿元,同比增长12.25%,其中衢州市第三产业增速33.32%。

4、生态茶园建设方兴未艾

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浙江省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启动包括生态茶园在内的“五园创建”工程,计划通过三年努力建成150个生态茶园,首批40个3.44万亩省级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已经确定。生态茶园支撑技术研究纳入2018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用三年时间,投入200万元资金对生态茶园技术进行集成和示范,为全省生态茶园创建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典型。

5、茶园政策性保险全面铺开

自2015年率先在绍兴市和湖州安吉县试行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以来,对我省春茶生产发挥了较好的防灾止损作用,重度霜冻年份赔付率达150%,普通霜冻年份赔付率也有80-90%。首批低温保险试点工作于2017年完美收官,三年累计赔款772.18万元,平均赔付率达106.85%。2018年绍兴市决定继续在全市推进,承保户数增加92.96%。试点结束后,安吉县政府不再承担政策性保费,但经营主体投保热情依然不减,自行投保4.6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各重点产茶县相继加入试点或启动规划,茶园政策性保险向全省各地推开,全省投保面积14.3万亩,保费近2200万元。

(二)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冷热不均

2018年,产地交易市场茶叶销售量、销售额小幅增长。浙南茶叶市场全年交易量7.91万吨,交易额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7%和1.55%;新昌中国茶市全年交易量1.68万吨,交易额5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1.8%。

春茶初期产区高档名优茶产量减少,销区茶叶经销商担心货源不足纷纷抢购,很多生产厂商反映高档茶卖得特别快,价格也比2017年稳中有升。3月份浙南茶叶市场交易量2118吨,同比增长18.26%。4月份春茶产量下降,中低档名优茶价稳销畅,新昌中国茶市当月价格同比上涨11.2%。全省春茶平均价格184元/公斤,比2017年小幅上涨1.96%。夏秋茶供大于求趋势明显,中低档名优茶和大宗茶价格略有下降,经营户库存明显增加,许多茶商春茶收购后直接在产地冷藏,松阳县浙江卧龙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万吨冷库2017年中秋节前后库存量逐步减少,至9月下旬委托冷藏的茶叶仅800吨,2018年同期库存尚有3000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销售疲软的状况。销区市场上以香茶为代表的优质绿茶和以抹茶为代表的特色深加工产品持续热销。武义香茶加工量大增22%,遂昌香茶加工量增加7%且维持60元/公斤的较高价位。高档抹茶供不应求,中低档抹茶销售顺畅。

(三)全国茶叶出口又创新高,浙江出口基本稳定

1、全国茶叶出口维持增势

2018年,我国茶叶出口量36.47万吨,同比增长2.67%;出口额1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5%,再创历史新高。

绿茶出口量30.29万吨,同比增长2.80%;出口额12.23亿美元,同比增长7.82%。红茶出口量3.3万吨,同比下降7.20%;出口额2.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乌龙茶出口量1.9万吨,同比增长17.17%;出口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53.09%。花茶出口量6917吨,同比增长12.20%;出口额6621万美元,同比增长30.00%。普洱茶出口量2971吨,同比增长9.35%;出口额2804万美元,同比下降4.92%。

2018年全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为4874美元/吨,同比提高7.88%。

2、浙江茶叶出口止跌企稳

2018年,浙江茶叶出口量16.85万吨,同比增长3.39%;出口额5.23亿美元,同比增长5.81%。出口量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量的46.19%,占比略有提高;出口额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29.43%,占比稍有下降。

绿茶出口量16.27万吨,同比增长3.68%;出口额4.94亿美元,同比增长5.72%。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的53.73%,同比提高0.46个百分点;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额的40.4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和出口总额的96.33%和94.56%,均与上年基本持平。红茶出口量2231吨,同比减少3.50%;出口额1111万美元,同比基本持平。乌龙茶出口量1397吨,同比减少10.39%;出口额493万美元,同比减少4.64%。花茶出口量1773吨,同比减少1.88%;出口额1185万美元,同比增长23.18%。普洱茶出口量332吨,同比增长7.79%;出口额103万美元,同比增长7.29%。

2018年,我省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为3105美元/吨,比上年提高2.34%,仍比全国均价低36.29%。其中,绿茶均价3037美元/吨,同比提高1.95%;红茶均价4980美元/吨,同比提高3.41%;乌龙茶均价3529美元/吨,同比提高6.39%;花茶均价6684美元/吨,同比提高25.64%;普洱茶均价3104美元/吨,同比基本持平。

2018年,我省茶叶出口到91个国家和地区,前十三位依次是摩洛哥60616吨,同比增长5.47%;塞内加尔12762吨,同比增长41.88%;毛里塔尼亚11407吨,同比减少10.32%;乌兹别克斯坦8657吨,同比增长0.04%;喀麦隆8362吨,同比减少0.64%;贝宁6667吨,同比增长48.63%;阿尔及利亚5297吨,同比减少1.24%;俄罗斯3845吨,同比增长4.51%;马里3831吨,同比增长7.16%;日本3792吨,同比增长8.77%;巴基斯坦3652吨,同比增长6.04%;冈比亚3118吨,同比减少2.56%;阿富汗3039吨,同比增长12.43%。

2018年,全省进口茶叶4427吨,同比增长95.58%;进口额1286万美元,同比增长117.97%。其中,进口绿茶1657吨,同比增长133.38%;进口额403万美元,同比增长212.40%。进口红茶2676吨,同比增长82.79%;进口额841万美元,同比增长100.24%。进口乌龙茶40吨,进口额25万美元。进口花茶2吨,进口额6万美元。进口普洱茶52吨,进口额11万美元。

二、2019年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一)近年来,中西部地区茶园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全国范围内茶叶供求关系已从基本平衡到2018年压库35万吨,新年度库存量还将进一步增加。我省茶叶生产随着劳动力短缺,外省鲜叶涌入我省加工等问题日益突出,失采现象将进一步扩大。

(二)国内茶叶消费增速放缓的形势下,高档名优茶将继续保持前热后温局面,中低档茶销势基本稳定,局部产区的香茶、低档名优茶等部分茶类会出现阶段性供求失衡状况。新式茶饮原料茶、小品类茶及抹茶等产品将有比较好的表现。

(三)贸易壁垒对出口茶影响加深。我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国一方面对小包装茶叶进口课以高额关税,另一方面准备实施严苛的安全标准,直接影响我茶叶出口形势,亟需认真对待。

三、几点建议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注重发展长效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足等问题,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直接受益水平”。茶产业作为我省重要的乡村特色产业,应当成为山区农民进入全面小康的关键产业。为此,建议2019年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密切关注茶叶供求变化,平衡我省茶叶产销关系

根据全国茶叶产能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提高的现实,坚持我省稳定茶园面积的既定方针,在优化结构、扩大销路上下功夫,力争产销平衡。积极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继续以浙江绿茶为主打产品,适度发展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茶等产品。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力度,利用永久落户杭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浙江绿茶博览会、国内外重点茶叶展会以及省内各级各类茶事活动宣传推介浙江茶叶,巩固扩大浙江茶叶市场份额。

(二)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提高我省茶产业发展水平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2019年,要稳步推进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通过“生态茶园体系构建及绿色支撑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生态茶园建设的整体方案及配套的绿色支撑技术。按照“布局合理、配置生态、产出高效、绿化美化、制度完善”的要求,开展生态茶园建设。实施绿色防控、“减肥减药”和有机肥替代工程,提升茶园生态环境与综合产出水平,实现茶叶质量追溯全覆盖。

通过“龙井茶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推广”项目,在龙井茶适制品种优选、优质安全栽培技术研究、关键加工工艺优化、产品精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熟化集成龙井茶优质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并示范推广,为我省龙井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高品质功能性超微茶粉(抹茶)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项目,对超微茶粉(抹茶)适宜品种筛选、覆盖栽培、加工设备研制、工业化利用等进行技术研究、熟化和示范。鼓励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重视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走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道路。

(三)搞好茶叶出口工作,推动我省出口茶叶健康发展

消纳茶叶产能,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值得重视。我省是中国绿茶主产区,有条件在国际茶叶贸易中实行差别化竞争,以珠茶为代表的浙江绿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曾经是中国出口茶叶的拳头产品,在非洲大陆市场有“黑色珍珠”之称,目前仍是出口茶的主打品种,在消费者中具有极高的认知度。制约因素是进口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茶叶品质关注度不断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扩大茶叶出口必须高度重视进口国消费者的合理诉求,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质取胜、按质论价,恢复传统出口茶的产品优势和质量优势。出口茶交易方式的改革迫切性日益突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改革工作重点要更多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发现问题要准,解决问题要实”的要求为指引,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努力争取建立全国统一的出口茶叶交易拍卖制度,发挥好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公司平台作用,实现茶叶外贸高质量发展。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