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

中青在线11月16日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消息,为全面、及时了解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状况,客观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和科学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为建设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支持,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2015年1月1日至4月30日对我国城乡居民在2014年里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对象是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269个街道和乡镇中抽取了8万余居民户,采用入户方式进行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135,229例,其中6~19岁儿童青少年53,401例,20周岁及以上人群81,828例。现将主要结果公布如下:

一、体育锻炼参与度

1、6~19岁儿童青少年

调查数据显示,全国6~19岁儿童青少年在2014年都能够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有94.6%的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包含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以及校外体育锻炼)见图1。

IMGb083fe71cace39765666927

图1 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各频次的人数百分比

  在校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99.3%,不在学校上学的这一人数百分比为39.9%。

随着年龄的增长,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减少。在每周参加10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群中,6~9岁人群占30.5%,而16~19岁人群仅占17.0%。

2、20岁及以上人群

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1亿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指:被调查者在2014年中参加过1次及以上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包括徒手或器械),以强身健体、调节心理为主要目的,并达到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健身、健美运动,娱乐休闲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但饭后百步走、上下班的行走、骑自行车等不视为体育锻炼。],比2007年增加0.7亿人。从年龄分布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降低的特点(图2)。其中,20~29岁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48.2%,7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低,为26.0%。

IMGb083fe71cace39765669428

图2 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

2014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百分比为33.9%(含儿童青少年),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20岁及以上的人群为14.7%,其中,城镇居民为19.5%,乡村居民为10.4%。与2007年相比,城镇增加了48.0%,乡村增加了154.0%,乡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的增长幅度高于城镇。

20~39岁年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较低,30~39岁年龄组仅为12.4%,而40岁及以上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较高,60~69岁年龄组达到18.2%。

20~69岁人群呈现出随年龄增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逐步上升的趋势(图3)。

IMGb083fe71cace39765671629

图3 20岁及以上人群各龄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20岁及以上人群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越高。研究生人群中25.6%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他依次是,大学(含大专)22.0%,高中(中专)18.1%,初中12.8%,小学及以下为8.5%。

从事非体力劳动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较高,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有24.1%的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它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21.1%,办事人员20.0%,商业服务人员15.2%,农林牧渔水利人员8.8%,生产运输操作人员11.9%,无职业人员[主要是指离、退休人员,还有少数家务和待业人员。]16.2%,其他人员14.3%。

二、体育锻炼强度

在调查的6~19岁儿童青少年中,90.0%的人在体育锻炼中能达到中等及以上强度[4本次调查以被访者体育锻炼时的身体感受来划定体育锻炼强度。小强度是指与平时相比,呼吸、心跳变化不大;中等强度指呼吸、心跳略有加快,微微出汗;大强度指呼吸急促,心跳明显加快,出汗较多。]。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外体育锻炼中能达到中等强度及以上的百分比分别为80.8%、81.2%和84.0%。

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每次参加体育锻炼达到中等强度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62.9%,其次为小强度,为20.3%;有16.7%的人进行大强度的体育锻炼。随年龄增大,采用小强度的人数百分比逐步增加,20~29岁年龄组为14.5%,70岁及以上组为42.2%;而采用大强度的人数百分比逐步下降,20~29岁年龄组为27.0%,70岁及以上组为4.0%(图4)。

IMGb083fe71cace39765674030

图4 2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各年龄组人数百分比

  三、锻炼时间

数据显示,在校上学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有98.1%的人能够每周上体育课,每周上2~3次体育课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81.3%;有74.2%的人能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每周参加2次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28.8%,每次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59分钟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67.5%。

在校外体育锻炼中,6~19岁儿童青少年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也是在30~59分钟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60.4%,其次为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为21.2%,持续时间30分钟以内的人数百分比占到18.3%。

20岁及以上人群,在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68.9%;其次是早晨,为44.5%,在下午有22.9%的人也参加体育锻炼。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59分钟”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49.6%,其次是“60分钟以上”的为31.9%;“不足30分钟”的为18.5%。从各年龄组来看,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在“30~59分钟”的人数百分比最高;50岁及以上人群每次锻炼时间在“60分钟以上”的人数百分比明显增加(图5)。

IMGb083fe71cace39765676631

图5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不同持续时间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四、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调查显示,6~19岁儿童青少年在校外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是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少年儿童处于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养成正确地走、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有利于生长发育。]、长跑和篮球(图6)。

IMGb083fe71cace39765680832

图6 6-19岁人群在校外经常参加的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20岁及以上人群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项目是 “健身走”和“跑步”,百分比分别为:54.6%,12.4%;其他依次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广场舞”、“大球类(足球、篮球、排球)”。与2007年相比,采用“健身走”和“广场舞”进行锻炼的人数百分比增加最多,分别提高了12.8%和3.9%。

6-19岁人群选择锻炼项目前三位的是体育游戏、跑步和篮球, 20~29岁人群选择锻炼项目前三位的是:“健身走”、“球类”和“跑步”;而50岁以后各年龄组人群主要采用“健身走”进行锻炼,百分比在63.4%~78.7%之间(图7)。

IMGb083fe71cace39765682733

图7 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五、参与形式

调查显示,6~19岁儿童青少年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组织形式是“由同学(朋友)、同事自发组织”,其它依次为“自己练习”,“参加校内项目俱乐部”,“与家人(家长)一起”,“参加校外体育兴趣班”和“参加业余体校”(图8)等。

IMGb083fe71cace39765684834

图8 6~19岁儿童青少年各种参加体育锻炼形式的人数百分比

  调查表明,参与调查的6~19岁儿童青少年中有54.2%的人参加过学校运动会,但参加其他体育竞赛活动的人数百分比较低(图9)。在参加过体育竞赛的儿童青少年中,有37.9%的人获取过名次。

IMGb083fe71cace39765690735

图9 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的人数百分比

  2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主要是“自己练”,和“与朋友、同事一起练习”百分比分别为 38.3%和33.7%(图10)。

IMGb083fe71cace39765695036

图10 20岁及以上人群各种参加体育锻炼形式的人数百分比

  六、锻炼指导

6~19岁儿童青少年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中接受指导的百分比较高,有84.6%的人接受各种指导,自学的百分比仅为15.4%。(图11)

IMGb083fe71cace39765696937

图11 6~19岁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锻炼指导的人数百分比

  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48.0%的人接受过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比2007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接受“同事、朋友相互指导”的人数百分比最多,为32.3%,其次为“专业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其他受过相关专业训练”的人的指导,所占百分比均在5%左右。还有5%的人参照书刊、视频等资料进行体育锻炼。

20~29岁年龄组人群有60.5%的人接受过指导,60岁以后各年龄组人群接受指导的人数百分比在44.1%以下(表1)。

表1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人群接受体育锻炼指导的人数百分比(%)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及以上 总计
同事、朋友相互指导 37.4 34.4 31.6 30.8 26.5 21.4 32.3
没有指导 34.2 44.5 49.6 52.2 55.9 65.0 47.1
专业教练指导 11.4 6.4 4.2 2.9 2.9 1.9 5.7
其他受过相关专业训练的人 6.4 4.8 4.3 3.6 4.5 2.9 4.7
社会体育指导员 5.3 4.5 5.6 5.7 5.7 4.9 5.3
看资料(书刊、视频) 5.3 5.4 4.7 4.8 4.5 3.9 5.0

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有56.5%的人是通过“自学”掌握体育锻炼技能。在学校学习获取的体育锻炼技能的有19.9%,参加“社会短训班”和“从事过专业训练”的分别为4.4%和2.2%。此外,17.0%的人是从其他途径获取(图12)。

IMGb083fe71cace39765702638

图12 20岁及以上人群获取体育锻炼技能各种途经的人数百分比

  七、体育信息获取

我国城乡居民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为“电视(DVD,录像)、广播”,人数百分比达57.4%,其次分别为“书刊、报纸”(13.7%),“互联网”(7.2%)。20~29岁人群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百分比最高,为17.8%。随着年龄的增大,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信息的人数百分比逐渐降低,50岁以后基本上不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表2)。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在通过“书刊、报纸”与“互联网”两种途径获取体育信息方面差距明显,城镇居民分别比乡村居民高出9.5和7.5个百分点。

表2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获取体育信息途径的人数百分比(%)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及以上 总计
书刊、报纸 12.7 14.0 14.9 13.6 13.3 12.7 13.7
电视(DVD,录像)、广播 54.2 58.3 61.2 60.5 56.0 47.4 57.4
互联网 17.8 10.9 5.1 1.8 0.9 0.2 7.2
学校教育 2.2 0.5 0.3 0.3 0.2 0.1 0.7
现场观摩 0.4 0.5 0.7 0.7 0.5 0.5 0.6
社交 1.3 1.6 1.5 1.7 1.6 1.3 1.5
其他 0.7 0.9 1.2 1.1 1.3 1.5 1.1
从不关注体育信息 10.7 13.3 15.1 20.2 26.2 36.3 17.9

八、体育锻炼目的和原因

调查显示,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强身健体”,“喜欢、好玩”和“为了升学考试”(图13)。

IMGb083fe71cace39765709639

图13 6~19岁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各种目的人数百分比

  在接受调查的6~19岁儿童青少年中,有16.9%的人愿意成为专业运动员,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原因主要是“为国争光”和“展现体育才能”(图14)。

IMGb083fe71cace39765711740

图14 6~19岁儿童青少年想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各原因人数百分比

  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35.6%),消遣娱乐(17.4%)和增加体力活动(16.0%)。其它目的依次是:防病治病,减轻压力放松,减肥,健美,提高运动技巧,社交等(图15)。

IMGb083fe71cace39765713641

图15 20岁及以上人群各种参加体育锻炼目的的人数百分比

  以“消遣娱乐”作为体育锻炼目的人群中,20~29岁人群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21.2%。随着年龄增大,以“防病治病”为体育锻炼目的的人数百分比逐渐提高,70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25.1%。在以“提高身体素质”为锻炼目的的人群中,在20~49岁随年龄增大,人数百分比增长趋势明显,50岁后相对稳定,百分比在40%~43%之间。但城乡居民以体育锻炼作为“社交方式”的相对较少,各年龄组的百分比在0.6%~1.5%之间。

20岁及以上人群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体育锻炼重要,百分比为93.8%。其中,36.1%认为“非常重要”,而认为“非常不重要”的只有0.5%。城镇与农村居民在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差异,45%的城镇居民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农村居民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的百分比为28.1%。

九、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

6~19岁儿童青少年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主要是怕“影响学习”,其他依次为“没兴趣”、“不喜欢”、“缺乏体育技能”、“太累”等。而因为缺乏“体育锻炼场地、器材”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仅为4.5%(图16)。

IMGb083fe71cace39765716542

图16 6~19岁儿童青少年不参加体育锻炼各种原因的人数百分比

  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因为“没时间”而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30.6%,其他依次是:“没兴趣”、“惰性”、“没人组织”、“身体弱,不宜参加”等(图17)。

IMGb083fe71cace39765719143

图17 20岁及以上人群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原因人数百分比

  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也是“缺乏时间”,占35.5%;其次是“缺乏场地设施”(13.0%)和“惰性”(12.3%)。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排名前三位的制约因素依然是“缺乏时间”,“缺乏场地设施”和“惰性”,与2007年一致。

由此可见,“没时间”是我国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但此次调查结果与2007年相比程度有所降低。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因“缺乏时间”影响锻炼的人数百分比由41.2%降低至35.5%。而对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来说,“没兴趣”与“惰性”也是不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十、体育锻炼场所

调查显示,有24.1%的6~19岁儿童青少年每天利用“校园或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锻炼,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人数百分比达61.1%。

每天使用“住宅小区(村庄)”的体育场地设施的人数百分比为7.4%,每周至少使用一次的百分比为46.7%。进一步分析显示,在“住宅小区(村庄)”的体育场地设施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室外体育健身广场”,其次为“健身路径”和“篮球、足球场”(图18)。

IMGb083fe71cace39765721244

图18 6~19岁儿童青少年在“住宅小区(村庄)”经常使用各种健身场所的人数百分比

  在20岁及以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18.4%的人在公共体育场馆[本次调查的公共体育场馆包含: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大型体育场馆(或城镇体育中心),学校体育场(馆),公园内的体育场(馆)、健身步道等。]进行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最高,比2007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其次是以“健身路径”为锻炼场所的人数百分比为15.5%。其他依次为“广场、场院的空地”、“自家庭院”、“单位或社区的体育场所”等(图19)。

IMGb083fe71cace39765723045

图19 20岁及以上人群在各种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20~39岁人群在公共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20~29岁人群的百分比为31.0%, 30~39岁的人群达到了20.1%。40岁及以上人群在“广场、场院的空地”居多,50~59岁人群中的人数百分比为19.4%。在“自家庭院和室内”进行锻炼的各年龄人数百分比比较均衡,稳定在11.2%~14.0%之间。50岁及以上人群到“健身会所”进行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低,不足1%(表3)。

表3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在不同健身场所的人数百分比(%)

锻炼场所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岁及以上
公共体育场馆 31.0 20.1 14.0 13.1 10.2 8.9
健身路径 11.1 14.6 16.5 17.0 18.3 19.2
单位或社区的体育场所 12.4 13.5 12.0 10.8 10.6 9.4
健身会所 7.8 4.9 2.4 0.9 0.8 0.4
自家庭院或室内 11.7 13.7 13.6 11.2 13.3 14.0
广场、场院的空地 11.1 13.9 16.0 19.4 16.8 14.9
住宅社区的空地 6.5 8.0 9.6 10.7 11.6 13.2
公路、街道边的空地 4.7 6.7 8.3 9.0 9.4 12.0
公园内的空地 3.2 4.2 5.7 6.3 8.7 8.3
其他 2.6 2.7 2.8 2.4 2.0 1.8

选择就近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多,各年龄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有近60%的人选择距离在1000米以内的场所进行锻炼;1000米~2000米以内的近24%;2000米以上的约为10%左右,就近选择体育锻炼场所的趋势依然明显,与2007年的调查结果一致(图20)。

IMGb083fe71cace39765726946

图20 20岁及以上人群选择不同距离锻炼场所的人数百分比

  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41.6%对当前体育场地设施基本满意,但还有22.5%的人认为离期望值“相差较远”。

对体育场馆建设需求的调查发现,希望建设社区(乡镇)健身活动中心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65.2%,其它依次为建设综合健身场所(33%),体育健身广场(29.6%),健身路径(21.7%),体育主题公园(16.4%),大型体育场馆(中心)(13.6%),室内游泳场馆(6.6%),室外游泳场所(4.4%),笼式运动场(1.7%)。

绝大多数人希望将健身场所建在社区附近,百分比为87.5%,其它依次为建在公园绿地附近(26.4%),建在学校附近(18.4%),建在自然山体附近(10.9%),建在大型公共建筑附近(7.0%),建在城市中心(5.6%),建在商业区(4.0%),建在文化餐饮娱乐聚集区(4.0%),建在滨水场所(1.6%)。

十一、体育消费

调查显示,有15.7%的6~19岁儿童青少年花钱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只有5.5%的人花钱观看体育比赛。

在2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39.9%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926元。全年消费总额在499元以下的人数百分比为47.6%,在500~999元之间的为24.4%,在1000~1499元之间为11.2%,在1500~1999元之间为4.6%,在3000元以上为6.5%。从年龄来看,20~29岁年龄组的人消费水平最高,人均消费为1162元。随年龄增大消费水平下降,70岁及以上年龄组,人均消费仅为422元。

在体育消费人群中,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93.9%,其他依次为购买体育器材、订阅体育书刊、支付锻炼的场租和聘请教练以及观看体育比赛费用等(图21)。

IMGb083fe71cace39765729047

图21 20岁及以上人群不同体育消费项目的人数百分比

  从人均消费金额来看,“场租和聘请教练”的消费额度最高,人均876元,其他依次是购买运动服装鞋帽623元,购买体育器材496元,观看体育比赛366元,其他体育相关消费334元以及订阅体育报刊和购买体育图书142元等(图22)。此结果与2007年的消费结构顺序一致,但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IMGb083fe71cace39765730548

图22 20岁及以上人群不同体育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金额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认为目前体育消费价格合理的人数百分比为53.8%,有39.0%的人认为目前体育锻炼消费价格水平偏高。

十二、观看体育赛事

6~19岁儿童青少年观看篮球比赛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36.2%,其它依次为乒乓球、足球、羽毛球、体操和游泳等(图23)。

IMGb083fe71cace39765732749

图23 6~19岁儿童青少年观看各种体育项目比赛的人数百分比

  6~19岁的儿童青少年中主要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体育赛事,人数百分比为95.1%的,排在第2位的是通过互联网观看,人数百分比仅为42.2%(图24)。

IMGb083fe71cace39765734550

图24 6~19岁儿童青少年观看体育转播各途径的人数百分比

  我国20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最喜欢看的体育比赛项目是篮球和足球,人数百分比分别为31.1%和21.5%。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更喜欢看足球比赛,人数百分比为27.7%,比乡村居民高出11.8个百分点。有5.2%的人花钱观看体育赛事,呈现出随着年龄增长人数百分比降低的特点。

调查发现,95.2%的人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体育赛事。通过电脑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的人数百分比为36.9%,排第2位。20~29岁人群利用网络转播观看比赛的人数百分比最高,达到62.0%(表4)。城镇居民在使用电脑网络和手机、ipad观看比赛的人数百分与农村居民的差异较大,分别高出14.6个百分点和6.1个百分点。

表4 20岁及以上人群各年龄组观看体育赛事途径的人数百分比(%)

途径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69岁 70及以上 总计
电视转播 90.3 94.4 96.7 97.9 98.5 97.4 95.2
电脑网络转播 62.0 48.2 32.3 19.4 10.6 6.3 36.9
手机,iPAD转播 42.8 30.1 17.6 8.9 3.8 1.8 22.4
比赛现场 4.8 3.7 3.3 3.7 3.3 2.2 3.7
电台广播 2.3 3.1 4.4 6.5 7.3 9.6 4.5
报纸 7.5 11.8 16.5 18.7 21.4 21.9 14.6
杂志 3.3 3.4 4.0 4.4 4.6 3.9 3.8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增高,与2007年相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明显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就近就便锻炼和“花钱买健康”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调查结果还显示,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到公共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显现了近年来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成效,为全民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保障。

但数据也显示出,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时间少和场地不足”依然是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结构发展不平衡,50岁及以上的年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多,其他年龄人数相对较低;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所增加,但科学健身意识薄弱;体育消费水平提高,但“实物型消费”依然是主要方式。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