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增强技术,让人类变得更聪明

120936552

采用正确的工具,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态度,我们可以变得更好、更聪明吗?在人类头脑的完美性这件事上,我们的想象力已经驰骋了数百年之久。我们执着于“人类大脑只使用了10%”之类的传说,认为绝大部分脑力尚未得到开发,这部分是因为我们希望在未来,人类的头脑会比如今更强大。这不仅是个体的希望,也是文明的希望:如果我们的脑力已经在满负荷运转了,发展空间就很有限。但是,如果我们只使用了潜力的一小部分呢?那前途就充满了希望。

但是这个梦想也自有其黑暗的一面:一个人的命运全由他能够获得认知增强(cognitive enhancement)技术而定,这样的可能是反乌托邦的;一些超级精英有机会扩展人类智慧的边界,而那些不幸的人,则失去了向社会上层迁移的机会;或者会有一些“老大哥”(Big Brother)式的人物,得以控制我们的头脑,决定我们该如何思考,如何行动。

眼下有哪些事情是可能办到的,又有哪些事情可能在未来实现?本文的作者与神经科学家和未来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对认知增强的世界进行了了解。下面就是作者的归纳总结:

个性化的智能药丸

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周围有一些人已经在进行“神经增强”了。比如服用利他林,这是一种治疗多动症和嗜睡症的药物,世界各地都有考生和报纸撰稿人服用它。对照试验已证实,对于没有认知缺陷的常人,这种药物可以改善他们的记忆力、注意力和积极性。

还有治疗嗜睡症等睡眠障碍的莫达非尼。实验已经证明,对于那些本来就睡眠充足的人,它能增进执行力、记忆力、注意力。而对于那些睡眠不足的人,它可以帮助消除睡眠不足的症状。

还有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多奈哌齐。临床试验已证明,它像其他抗痴呆药物一样,可以提高健康人的陈诉性和程序性记忆力(我们执行一组复杂操作的记忆力,比如驾驶汽车)。

当然,这些药物都不是传说中的“智力大补丸”,不会立刻把我们的智商提高10分。实际上,它们针对的都是一组具体的智力表现:记忆力、注意力、积极性。有时候,这些方面的提升可能需要你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例如,用利他林来提高注意力,就有可能影响到你的创造力。但是,麻省理工学院神经学家冯国平说,可能会有这么一天,当我们对神经机制的了解足够多时,就可以设计个性化的药丸,来增强特定的某几种能力,并最大程度地缩小自己的弱点。目前正有几家生物技术公司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推进。

在脑部通电

通过电流来改变大脑功能,这个想法并不新鲜,当年的电惊厥疗法就是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最近几年,对于把电流通到哪里,以及通多强的电流,我们已能更好地加以掌控。如果说当年的电击疗法像是用手指绘画,那么今天的电流刺激就像精致的水彩画。

最常用的方法是颅部直流电刺激法(transcranial direct-current stimulation,或称tDCS),它在头皮上施加小电流,以调节大脑的活动。这个方法最近吸引了大量关注,因为最近的几项研究显示,tDCS似乎提高注意力集中度,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工作记忆上(让我们可以把脑力放在开展某个复杂任务所需的信息上)。效果可以持续30分钟到两个小时。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杰米-泰勒(Jamie Tyler)对大脑调节的潜在好处很感兴趣,因此参与创办了一家名为Thync的公司。 Thync已开发出了一个原型装置,迄今为止对3000多人进行了测试。该装置要么可以让我们感到平静,要么可以提升我们的活力,也就是说,它呈现给你的道路要么通向注意力,要么通向创造力。泰勒说,“这不过是帮助你经历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工具而已,”类似于在深夜开会时喝一杯咖啡,在演讲前冥想几分钟。 (当我在Thync的波士顿办公室里测试原型装置时,遭受了温和的电击,而不是其承诺的平静感受,他们说这是软件更新出了问题,而不是设备本身有问题。)

给大脑用的“心脏起搏器”

另一种做法是在你的大脑深处安装电极,激发tDCS无法有效到达的区域。已经有人用深脑刺激法来治疗帕金森氏症以及几例严重的抑郁症。外科医生直接在脑中插入电极(位置由治疗目的决定),并将它们连接到一个类似于心脏起搏器的,位于胸部的设备上。然后这个设备可以通过电极调节大脑的电脉冲和化学物浓度。

将来可能会有一天,深脑刺激的应用程序将更多地用于增强目的,而不是治疗目的:201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个研究小组发现,这个程序可以巩固记忆力,提高处理和存储信息的能力,而今年春天,一项大鼠实验研究证明,它可能可以延缓记忆力衰退和痴呆症类症状。换句话说,除了让我们变得更聪明之外,深脑刺激还可以让我们在更长的时间里保持聪明状态。

直接连接

有朝一日,我们可能会在大脑中植入电极之外的东西。想想看,如果你的大脑中有一颗直接连到互联网上的芯片,你可以做些什么:在几毫秒内,你可以检索几乎任何一条信息。而当你随时可以使用网上的知识时,你可以迅速在大脑中填补一些记忆空白——没有人会猜到你在经济学研讨会上睡着了。这属于遥远的未来,是牛津大学人类研究所计算神经科学家安德斯-桑德伯格(Anders Sandberg)等人对未来的设想。

桑德伯格认为扩展头脑是可能的,在脑中植入一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认知局限。为什么要在互联网上停步呢?未来的头脑可能直接连接到其他头脑。至于这种连接会让我们更聪明,还是只会让我们茫然失措,这就只有等着时间来检验了。

再造大脑

最有争议的神经增强方法,可能不是刺激大脑,而是再造大脑。直到几年前,这种可能性还属于纯理论、哲学辩论和伦理困惑的范畴。然而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基因组修改技术,称为crispr(或Cas9),科学家可以用它来改变胚胎基因组的任何部分,一次改变一个核苷酸。开发这种技术的初衷是在婴儿出生之前就修正突变,预防疾病。但可以想像的是,未来会有一天,我们可以识别出与认知能力相关的基因,并且修改它们,以便获得更强的能力。

诚然,这个设想要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智力不是靠一个基因就能影响的。仅仅改变一个基因无法增强认知,“冯国平说。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增进对基因组和脑功能之间的关系的了解,或许几十年后,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可以评估这种修改是好是坏了。

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对健康的担忧可能令伦理方面的考虑变得无足轻重。事实上,我们不知道任何人工增强手段会有怎样的长期影响。我们的大脑能够承受人为的能力提升吗?研究认知增强的德国神经学家马丁-德拉斯莱(Martin Dresler)表示:“有人认为,我们的大脑已经经过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可能已经大道了最佳化学平衡,任何改变只会带来危害,而不是增强大脑功能。”如果是这样的话,伦理可能是我们最不需要担忧的事情了。

智力理解领域的大事记

1800年代:颅骨测量法(确定智力和其他特征)普及。

1905年:比奈西蒙测验(现代智商测试的先驱)出现。

1946年:门萨学会(高智商人群协会)成立。

1962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约瑟夫-奥特曼发现:人在成年之后,大脑仍会产生新的神经细胞。

1970年代:CT扫描、pet扫描,以及后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让科学家对大脑活动方式有了新的了解。

1984年:哲学家詹姆斯-弗林指出,智商分数几十年来一直稳步上升。

2065:个性化的智力提升药物投放市场。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