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台湾的购买力–信息图

201601261409570702c

2016年1月16日,2300万对岸民众会做出重要的选择,而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到这个3.6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上。

在近年来的新闻媒体中,台湾的形象似乎和一系列竞争力明显下降的词汇挂钩:GDP长期低速增长,平均增速为3%,个别年份如2009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繁荣的旅游业似乎也是陆客们“买买买”一手造就,最新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大陆赴台游客每人每日平均消费首度超越日本观光客,达232.15美元,成为赴台游客中消费金额最高的群体。

台湾似乎一直处于经济增长的“平台期”,但这是否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减少?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根据各大城市统计部门2015年的统计数据,2014年台北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48美元,虽然远不及纽约的46266美元、伦敦的32497美元,但仍比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678美元,比上海高出5092美元。

201601261411339703e

那么各大城市居民这些收入的购买力如何?根据瑞士银行2015年发布的《价格与收入》报告,在北京和上海想购买一部16GB大小的iPhone 6,需要花费的工作时长为217.8小时和163.8小时,这个数字不仅远高于纽约的24小时,也是伦敦41.2小时、台北69.2小时的数倍。

在衣食住行等各项生活用品的开支中,购买同样39种食物的总开销,台北为460美元,低于其他4座城市,在台北吃饭比在北京上海更实惠。

在衣物方面,如果购买中档水平的从头到脚全套穿着,台北需要的花费略多,比北京贵230~320美元,比上海贵360~410美元,比伦敦贵180~200美元。

家电方面和北京、上海差距不大,在台北购买电子商品似乎最不划算,同样购买一部iphone6手机、一台40英寸的彩电、一台数码相机、一部台式机、一部笔记本电脑的总价,台北比上海高出1000美元,比纽约高出近400美元。

不过尽管售价较高,但上述全套电子耐用设备所需的费用仅占台北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而一个北京居民想买齐这些设备则要花费一年可支配收入的43.72%。

从各城市方方面面的数据看,尽管台湾经济增长的成绩单并不名列前茅,人均购买力也和纽约、伦敦等国际一线城市有一定差距,但台湾人民衣食无忧、生活富足,也能负担得起高单价的电子产品,那些冷嘲热讽、沾沾自喜,不过都是某种程度的夜郎自大。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