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会否大跌眼镜?

Wearables

这一新生事物并非生活必需品,只是个消遣娱乐的工具。在此次CES展览会上,甚至有人嘲笑穿戴这样的设备是“傻瓜才会做的事”。显然,这种新的电子产品并不具备智能手机的革命性威力

文|严雪

在全球消费电子风向标—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成为耀眼明星。在此次展览上,从雷蛇(Razer)、Martian腕表等硬件公司,到索尼、LG、中兴等消费电子厂商,再到英特尔、CSR等半导体厂商,几乎所有与硬件沾边的公司都在投入这场可穿戴设备大潮。有人统计,本届CES展出的各类可穿戴设备不下100种。

可穿戴设备通常尺寸很小,能佩戴在身上,这包括手表、手环、夹在衣服上的工具以及眼镜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些新奇的东西也被纳入其中,比如发亮的裙子、会自动拍照的挂饰摄像头、键盘裤子、传感器智能服、太阳能充电背包等。这些设备集成了传感器乃至显示屏,可以通过WiFi或蓝牙与其他设备和手机连接,接收来自其他智能设备的信息。这些设备可能用于健康或健身类应用,也可能有其他应用。

如果将目前已经问世和即将问世的可穿戴设备进行一个盘点,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1.运动和健康辅助的Jawbone Up、Nike+ Fuelband、Fitbit Flex以及国内的咕咚手环、大麦计步器等;2.可以不依附于智能手机的独立智能设备iWatch、三星Gear、果壳智能手表等;3.作为互联网辅助产品的谷歌眼镜和百度Eye类产品;4.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体感设备,如无线臂环MYO等。

此外,非主流的功能性产品还有拐杖、轮椅、绷带、书包、服装等。未来,甚至连钮扣这样细小的产品都有可能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智能手表收集个人生理信息并将数据传送到手机,用户就可以根据生理指标提醒决定是否涂抹防晒霜或保湿乳。目前,可穿戴设备已经从健康监测、行为监护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追溯起源,赌场老千的“创意”

自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世界就逐渐为人们呈现出颠覆式的发展模式。经过几十年的不断革新,计算机已经变得更加小巧灵活,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不过,可穿戴技术这个“后浪”的存在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也成为“前浪”—无论通讯、网络、影音还是日程,都可以装在身上随时设定提示。在一些投资家的眼中,可穿戴设备已经被视为万能神器,市场潜力巨大。

最早的可穿戴技术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提出的。这种创新技术可以把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到人们的衣着中,支持手势和眼动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

不过,这个概念的由来并不光彩。当时美国赌场里的赌客们将微型摄像头、对讲机等机器挂在身上或放在口袋里,以此得到同伴的信息进而在赌局中获胜。尽管如此,它仍向科学家们透露了一个信息:人们已不满足于将计算机置于桌面上的人机分离状态,开始思考如何使人机结合得更紧密。因此,从那时起,关于可穿戴装备的研究就已正式起步了。

可穿戴装备依托的载体就是计算机,最初人们的研究目标就是,把计算机“穿戴化”。可穿戴计算机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从宽泛的概念来看,我们所熟悉的U盘、MP3、手机、平板电脑等都是可穿戴计算机的一种。

随着可穿戴技术越来越重要,利用无线连接技术实现设备与智能手机的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开发这些设备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不过,可穿戴产品真正成为热门话题,是在2012年4月谷歌宣布谷歌眼镜研发项目之后。这款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功能于一体,使用者只要眨眨眼,就能完成拍照上传、收发短信、查询天气和路况等操作。谷歌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苹果(Apple)、三星(Samsung)等IT巨头当然也坐不住,纷纷抢滩可穿戴设备市场。2013年,苹果密集曝光了iWatch的一系列新功能,索尼于8月底推出了SmartWatch的第二代产品,而三星则在9月初推出智能手表产品Galaxy Gear。

预测不一,“烧钱”却未惊世骇俗

目前,分析师们正在借用各种数据,为可穿戴设备大规模进入市场造势。英国一家研究公司的调查显示,可穿戴产品的订单量将在近5年内急速增长—2013年到2018年,将由1300万台增加至1.3亿台,同时市场价值也将随之扩大,由14亿美元增长至190亿美元。财经媒体Business Insider预测,2014年投入市场的可穿戴设备将会达到1亿台,且整个行业创造的价值将会以每年12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电子产品市场研究机构IMS Research公司称,2012年,可穿戴设备投产9600万台产品,市场价值已经达到了85亿美元,照此形势发展,2018年可穿戴产品产量将增至2100万台,价值300亿美元。

不过,细心一点的话,恐怕你已经从上述数据中发现,这些预测相去甚远。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可穿戴设备只是一个未成熟的新兴产业,而销量则是科技产品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发展初期难免会给人一个模糊印象。回想一下,在2007年时,专家预测智能手机最早也只能在2013年问世,而如今,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恐怕已让他们大跌眼镜。

当然,在本次CES展览会上,人们虽然对这个新兴的电子产业给予了厚望,但不得不承认还存在很多的顾虑。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传统的电子产品,诸如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投影仪乃至智能手机,尽管已经成为过去时,但它们都太成功了,而且价格便宜,功能齐全,性价比的优势是所有可穿戴设备所不能比的。不过,已经有开发商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寻找方法降低可穿戴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生产现有高端产品的廉价版,从而拉动消费,与传统电子产品同台竞争。

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有太多的可能性,有人说这一新兴领域有朝一日也会像智能手机那样大放异彩,拥有自己的商业模式;还有人说,可穿戴产品只会成为一种跟风炫耀的短暂消费品,年轻人和富豪们用起来觉得无趣就会丢掉。

PK手机,弊端外露力不从心

回想一下智能手机的成长史。无论是iOS系统还是Android系统都是百分之百的创新杰作,甚至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智能手机的问世使听音乐、打电话、拍照、收发邮件、玩游戏和获取即时信息融为一体。在此之前,人们习以为常的手提设备甚至都不能兼具这么多的功能,而且,智能手机优于手提电脑,它体积更小,也更方便携带。而其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模式,依旧是以网络和软件为依托,不影响之前养成的习惯。

然而,可穿戴设备就不一样了。尽管携带起来也很方便,但它要求使用者时时刻刻都要携带,并且在短时间内养成依靠它的习惯。可穿戴产品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开发硬件,而且还要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交流、饮食、交通和健身等等。正因为它如此渗透生活,用户必须时刻习惯这个小东西的存在,甚至还要依赖它,而这是先前所没有过的情况。要知道,改变一个人长期养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可穿戴设备注定与手机不同。手机备受推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无所不能,简简单单的几个程序一旦联网,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它都能帮你搞定。但是,相比起来,可穿戴设备多半是以手机辅助设备形态出现,也就是说,明明手机就可以办到了,还要平添一道工序,给人们反而添了“麻烦”。比如,如果不事先把命令转化成文字输入程序,那谷歌眼镜就只能沦为装饰品。而即便是忘了输入指令,人们在外面不靠谷歌眼镜也完全没有问题。

还有,目前很多人已经深陷在智能手机的强大应用中,成为雷打不动的忠实粉丝。这种情况下,如何能给可穿戴装备一个光明的前景?

另外,将电子科技产品植入衣物中也有一些潜在的麻烦,比如,年龄增长衣服变小了怎么办?内嵌可穿戴装置的衣服怎么洗?你会不会真的因为这衣服能播报你的心率,就日复一日地穿着它?手机就不一样了,与人们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想用的时候拿起来就无所不能,不想用的时候放在一旁也不会有任何不便。

存在感低,物尽其用才是王道

大多数人对于可穿戴设备表现得漠不关心,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一新生事物并非生活必需品,只是个消遣娱乐的工具。在此次CES展览会上,甚至有人嘲笑穿戴这样的设备是“傻瓜才会做的事”。他们认为,谷歌眼镜的存在就像是T台上模特穿了件极其夸张的衣服,就算下面的观众再有钱也只是看看而不会买下来,真正会穿那种衣服的不是明星就是奇葩。他们还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带着谷歌眼镜穿梭于人群中,会招致人们由嫉妒而引发的侮辱,换句话说,就是“拉仇恨”。

不过,无论存在怎样的争议,现在我们都不能做出可穿戴设备一定能火或者这生意根本做不大的论断。只能说,像谷歌眼镜这样的高端消费品很难大众化。该类消费品仅限于有富余资金的额外支出,而非必要支出。换句话说,如果真的想让可穿戴设备物尽其用的话,是不是可以考虑,将其打造成特殊人群工作或者野外生存的必备用品,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不是仅仅作为有钱人赶时髦的娱乐道具。

此外比如,很多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比一般患者更需要及时了解自己体内的指标。所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保健上的应用是值得关注和进一步开发的。以谷歌眼镜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开发人员,可否将目标从仅仅获取网络信息的角度移开,试着关注一些特殊人群,诸如医生、患者、推销员、士兵和情报人员等等,因为他们才是真正需要即时信息的人。(完)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