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对未来悲观的人,或降低预期寿命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QIMR Berghofer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对未来并不悲观的人群而言,对未来极度悲观的人群发生过早死亡的风险往往较高。
研究者John Whitfield说道,在调查问卷中悲观评分得分较高的研究参与者可能要比悲观得分较低的参与者平均早死两年而且对未来极度悲观的人群更有可能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原因而死亡(并不包含癌症),从另一方面来讲,参与者的乐观得分与死亡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不到9%的参与者认为自己非常悲观,而男性和女性在乐观或悲观方面的表现并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而言,一个人的乐观或悲观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者还发现,抑郁症或许并不能解释悲观情绪与个体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文章中,研究人员收集了大约3000名完成了生活取向测验(Life Orientation Test)的参与者的数据,同时研究者将这项测试作为调查问卷的一部分,而调查问卷中研究人员旨在分析1993-1995年间5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人群的健康程度。
这些参与者被邀请去同意或不同意一些陈述,包括积极性的陈述,比如“我对自己的未来总是很乐观”,或者消极性的陈述,比如“如果对于我而言可能会出现问题,那么一定会出现问题”等。随后2017年10月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信息与澳大利亚国家死亡指数进行交叉核对来查明死亡的人数和死因(超过1000名参与者发生了死亡)。
此前研究揭示了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诸如心血管疾病或中风等特定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但此前大量研究将乐观与悲观放在了一起进行研究;结果在悲观问题上得分较低的人就自然而然被归类为乐观主义者,但研究者指出,这并不总是对人们未来前景的准确反映。
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并不是直接对立的,本文中,研究人员利用两种不同的量表来测定悲观和乐观以及其与参与者全因死亡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尽管强烈的悲观情绪与过早死亡风险直接相关,但那些在乐观主义评分上得分较高的人群的预期寿命并不高于平均水平,研究者认为,疾病似乎不太可能会导致人表现出悲观情绪,因为他们并没有发现因癌症死亡的人群在测试中会表现出很强的悲观情绪,如果疾病会导致悲观指数增加的话,那么其同样应该适用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最后研究者表示,机体的长期健康会受到我们是否“半杯空”(悲观)或“半杯满”(积极)思想的影响,而这两种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也会改变我们面对世界的方式,因此尝试减少消极情绪或会促进机体的健康。
来自:生物谷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