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中美两院院士对比

日前,两年一度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此次增选,中科院院士增选总名额71名,增选重点关注的新兴和交叉学科包括:物理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影像学、环境科学、信息与生物医学、能源科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0名,增选可向工程院报送候选人的学部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国家科学院

我国从1955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选聘第一批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233人,华罗庚、苏步青、郭沫若、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等著名科学家进入新中国第一批院士的行列。

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7年增选后,中国科学院现有在世院士868名。美国国家科学院在世院士约2865名,中国院士总量远小于美国。

按333个二级学科领域划分,中美科学院院士,共覆盖184个二级领域,美国人数最多的研究领域是分子生物学,多达265名;而中国人数最多的是研究凝聚态物理,有73名。

中美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

中科院院士主要分布在凝聚态物理、机械工程、理论化学、电子电气工程、有机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和光学这五大领域。中科院前20优势研究领域中,有15个领域人数占比超过美国,其中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电子、光学和磁性材料等领域院士人数超越美国。

中美科学院院士优势领域

国家工程院

1964年,美国成立国家工程院,授予那些在工程领域内从事研究、实践和教育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

1994年2月25日,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请示的通知》,中国工程院的组建工作正式开始。同年6月3日,包括钱学森、倪光南、朱光亚等96人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第一批院士。在美国成立国家工程院30年后,我国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批国家工程院的院士。

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2017年增选后,中国工程院现有在世院士922名,美国国家工程院在世院士2569名,总量远小于美国。按二级领域划分,中美工程院院士,共涵盖162个领域,两国院士人数最多的研究领域都是电子电气工程,美国130名,中国38名。

中美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分布在电子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结构工程、金属与合金、自动化控制工程这五大领域。中国工程院前20优势研究领域中,有过半领域人数占比超过美国,其中陶瓷复合材料、地质学等领域院士人数超越美国。

中美工程院院士优势领域

虽然我国两院的设立时间都晚于美国两院,并且我国两院院士是两年一评,每批数十人,而美国两院则是每年每院甄选近百名全球顶尖科学家,造成两者数量上不存在显著可比性,我国两院院士的研究领域广度要明显窄于美国。但在优势领域上,我国的院士更为集中,甚至数个领域不仅在总体占比更在人数上超越美国两院。

来自: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