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发局:香港经贸概况

    • 香港经济继2017年实质增长3.8%后,于2018年第一季按年增长4.7%。政府维持对2018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于3-4%。
    • 零售业销货额,以名义计,继在2017年增长2.2%后,于2018年1-3月按年上升14.3%。
    • 劳工市场偏紧。截至2018年4月为止的3个月的经季节性调整失业率为2.8%,2017年则为3.1%。
    • 消费物价继2017年上升1.5%后,于2018年1-4月按年上升2.4%。政府预测2018年香港的消费物价将会上升2.2%。
    • 香港货物出口继2017年显着增长8%后,于2018年1-4月按年上升9.3%。
    表:主要经济指标(香港)
    表:货物贸易表现(香港)
    表:服务贸易表现(香港)

    经济现况

    •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 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 90%以上
    • 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及投资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1. 最新发展

    2018年第一季,香港经济按年实质增长由2017年3.8%上升至4.7%。本地方面,私人消费开支的按年实质增长由2017年5.5%加快至第一季8.6%。投资开支在2017年按年上升3.5%后,温和增长3.8%。外部经济方面,货物出口由2017年上升5.9%后,于2018年第一季按年实质显着增长5.2%;服务输出则继2017年上升3.2%后,于第一季按年实质稳步增长7.5%。受环球经济持续扩张的势头和内部需求强劲支持,政府维持对2018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长预测于3-4%。

    零售业销货额继在2017年增长2.2%后,于2018年1-3月按年上升14.3%。然而,劳工市场仍偏紧,截至2018年4月为止的3个月,经季节性调整失业率为2.8%,2017年则为3.1%。同时,消费物价于2017年上升1.5%后,于2018年1-4月按年上升2.3%。展望将来,消费物价压力料会有所上升。政府预测2018年香港的消费物价将会上升2.2%。

    2017年访港旅客共5,850万人次,为本地人口的7.9倍,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占总数的76%。访港旅客继2017年增长3.2%后,于2018年1-3月按年上升9.6%。来自中国内地的旅客增长则继2017年上升3.9%后,于2018年1-3月按年上升12.6%。2017年年,与入境旅游相关的总消费金额为2,967亿港元,按年上升1%。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是:贸易及物流业(2016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7%)、金融业(17.7%)、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12.5%)和旅游业(4.7%)。另一方面,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是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2016年,这六项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9%。

    2. 财政预算案及施政计划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17年10月11日发表施政报告。林郑月娥强调政府作为「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及「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带来的机遇。政府将积极推动香港作为「一带一路」及 大湾区的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并鼓励香港与大湾区法律业界之间的合作。为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林郑月娥亦列举一系列促进创新及科技和创意产业发展的措施。政府定下目标,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结束前把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0.73%倍升至1.5%。为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政府致力推动本港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将带头在下个财政年度发行绿色债券,亦会探讨扩大跨境人民币资金双向流通的渠道。浏览2017施政报告全文,可登入网址

    2018年2月28日,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18-1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香港经济发展。政府将会预留额外500亿元支援创科发展,其中200亿元用于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创科园)第一期。政府将积极寻求与其他经济体,包括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投资协定)和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贸易及投资枢纽的地位。另外,政府将会向香港贸易发展局增拨合共2.5亿元,协助香港企业把握「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机遇、推动电子商贸,并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高端会议展览及采购中心的地位。浏览2018-19财政预算案全文,可登入网址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最先于2003年6月签署,其后双方多次增加和充实CEPA的内容,于2004年至2013年间,双方共签署十份补充协议,扩大市场开放及进一步便利贸易和投资,以促进两地经贸合作。在CEPA下,除少数违禁物品外,目前所有原产香港的货物可按零关税进入内地;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多个服务领域可享有优惠待遇进入内地市场;两地亦已签署了多项专业资格互认的协议或安排。

    2014年12月在CEPA框架下签署的《关于内地在广东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协议》(《广东协议》),率先在广东对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在《广东协议》的基础上,2015年11月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在开放的宽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当中包括把大部分在广东先行先试的开放措施推展至内地全境实施、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性措施,以及在跨境服务和文化及电信领域的正面清单中增加28项开放措施。

    在CEPA的框架下《投资协议》及《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于2017年6月签署。《投资协议》扩大了市场准入承诺至《服务贸易协议》没有涵盖的非服务业,并为服务业及非服务业引入投资保护的义务。《经济技术合作协议》整理和更新香港和内地之间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其将一带一路建设经贸领域的合作和次区域经贸合作纳入CEPA的制度性框架下。浏览CEPA详情及最新发展,以及关于CEPA对香港影响的分析文章,请登入网址

    3. 投资流向

    在直接外来投资方面,香港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香港于2016年吸纳直接外来投资为1,080亿美元,全球排第四,亚洲排名仅亚于中国内地(1,340亿美元)。在向外直接投资流出方面,香港于亚洲排名第三位,金额达620亿美元,排名次于中国内地(1,830亿美元)及日本(1,450亿美元)。

    据政府调查显示,在2016年底,香港的直接外来投资存量估计为16,260亿美元。这些直接外来投资有一大特点,就是许多投资都是在税务天堂设立的无业务经营公司间接转移回港的资金。在此背景下,2016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荷兰和百慕大分别占直接外来投资存量的34.2%、7.7%、6.3%和4.7%。除了税务天堂外,中国内地仍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地(占总额的25.7%)。其他主要来源地包括美国(2.5%)、新加坡(2.3%)和英国(2.2%)。大部分直接投资存量均与服务业有关,包括投资及控股、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银行业及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

    若要查询进一步资料及协助在香港设立业务,请联络香港投资推广署

    4. 贸易关系及税务协定

    香港是世界贸易组织(世贸)的创始会员,而且一直积极参与其事务。香港亦是亚太区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及太平洋经济合作议会的成员。香港是亚洲发展银行和世界海关组织的正式会员。中国香港亦是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社会委员会的非正式会员,并参与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而自1994年4月起,香港更成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属下贸易委员会的观察员。除此之外,香港亦自2017年6月起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成员。

    除了CEPA外,香港分别与新西兰、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由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组成)、智利、澳门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签订了自贸协定;亦分别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和澳洲正谈判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此外,香港亦与19个经济体签订了投资协定,另分别与巴林、墨西哥、缅甸及阿联酋完成了有关谈判;而分别与伊朗及俄罗斯的投资协定则仍在谈判当中。另一方面,香港已跟约30个管辖区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安排,跟另外13个国家/地区的谈判则在进行中。

    近期贸易表现

    • 2017年全球第七大商品输出地
    • 2017年全球第十五大商用服务输出地

    香港货物出口继2017年显着增长8%后,于2018年1-4月按年上升9.3%。2018年1-4月,香港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内地、欧盟、美国、东盟、印度及日本,分别占香港总出口的54.5%、8.9%、8.4%、7.3%、3.5%及3.3%。在这期间,香港对上述市场出口的按年变动分别为+12.7%、+10.2%、+8.5%、+2.5%、-20.7%及+5.3%。进口继2017年上升8.7%后,于2018年1-4月按年上升10.7%。2018年首四个月,有形贸易逆差为227亿美元,相当于进口货物总值的12.4%。由于大多数香港公司的生产基地已扩展至广东,香港的贸易表现部分会受到广东外发加工活动的影响。2016年,香港对中国内地的总出口,有27.6%涉及外发加工活动。

    受正在改善的全球贸易环境所带动,2017年香港的出口增长录得六年来最大的升幅。由于比较基数较高,预料香港出口增长于2018年将略为放缓。主要下行风险包括:潜在的中美贸易磨擦;欧盟的政治不明朗因素;新兴市场的浮动表现;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升级。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关系

    • 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转口港
    • 中国内地最大的外商投资来源地
    • 中国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
    • 中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外来投资来源地

    迄今为止,香港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转口港。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2017年,58%的转口货物原产地为内地,而54%则以内地为目的地。据中国海关统计,香港是中国内地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17年占贸易总额的7%。

    香港是在中国内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资来源地。截至2016年底,在中国内地获批准的外资项目中,44.7%与香港有关。来自香港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9,137亿美元,占全国的51.8%。

    另一方面,中国内地是香港的主要投资来源地。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字,截至2016年底,中国内地在香港的直接投资存量,以市值计算达4,180亿美元,占所有来源地的25.7%。

    截至2018年1月,在中国内地注册成立的金融机构,共有12家持牌银行和7家代表处在香港经营业务。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大型机构已在香港开展分行业务。其他内地商业银行包括北京银行、东莞银行、渤海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及平安银行则在港设有代表处。

    香港也是中国内地企业重要的离岸集资中心。截至2017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1,051家,其中包括H股、红筹股及民营企业,总市值为约2.9万亿美元,占市场总值的66%。自1993年,内地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在香港集资超过7,000亿美元。

    2014年11月,沪港通推出,成立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的推出是中国开放资本市场迈向双向开放的重要一步。2016年12月,深港通推出,其原则及设计大致与沪港通相似,为两地股市互联互通增添一条新渠道,有利巩固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发展。

    2017年7月,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上线,以促进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共同发展。

    香港是地区中心

    • 设立地区总部或代表办事处的热门地点
    • 亚太地区领先的电讯枢纽
    • 首要的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
    • 全球最繁忙的国际货运机场
    • 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之一
    • 亚洲第三大及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
    • 亚洲第二大及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

    香港是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或代表办事处的热门地点,藉此管理他们在亚太地区的业务,尤以中国内地为然。据政府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7年6月,香港共有3,752家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代表其位于香港以外地区的母公司,比去年上升1%。在这些公司中,76%是负责在中国内地的业务,由此可见香港的确是与内地经商的平台。这些公司来自不同的国家和行业。美国在香港设立的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最多(占19%),其次是日本(18%)、中国内地(9%)和英国(9%)。在香港的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大部分属进出口贸易、批发及零售业(52%)。其他则是专业、商用和教育服务(16%),金融及银行业(14%),以及运输、仓库及速递服务业(7%)。

    香港是亚太区重要的银行和金融中心。截至2017年底,全港共有191家认可机构和49个代表办事处;认可机构为国际贸易融资提供的贷款总额和在香港境外使用的其他贷款总额分别为633亿美元和3,587亿美元。据国际结算银行调查显示,2016年,香港是亚洲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外汇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达4,370亿美元。

    自中央政府在2009年7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计划以来,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迅速扩大,成功推出了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贸易融资、股票、债券和基金。由计划推行后截至2015年10月,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金额达2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约70%。截至2016年11月,不计算人民币存款证,在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达6,280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7月时的10倍有多。

    以市值计算,截至2017年12月,香港是亚洲第三大和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香港交易所共有2,118家公司上市,其中324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35万亿美元。

    香港是亚太区领先的电讯枢纽。住宅固网和住宅宽频的普及率分别超过90%及85%。香港的流动电话用户超过1,700万,是香港总人口的两倍以上,其中逾90%是2.5G和3G/4G流动电话用户。现时全港有44,000个公共Wi-Fi接入点。

    香港是世界上备受欢迎的营商及大型会议举办地点。每年有超过300个国际会议及展览会在香港举行。举例来说,2005年12月,香港举办第六届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并通过香港宣言。2008年12月,香港主办首个在美国以外举行的克林顿全球倡议国际会议。

    基建发展

    港珠澳大桥由3部分组成,包括主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口岸,以及三地的连接路。港珠澳大桥具有特别重大的价值,将进一步推动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大桥将大大减省旅客和货物往来香港与珠三角西部的成本和时间,加快珠三角与邻近省份的经济融合,并增强其竞争力。工程已于2009年12月动工,项目预计于2018年通车。

    同时,全长26公里的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从西九龙总站直达深圳、东莞及广州,旅途时间将大为缩短。更重要的是,高铁香港段将成为目前正在全速建设的长达16,000公里的国家高速铁路网的一部分,将使香港与内地的经贸联系更加密切。高铁建成后,从香港到北京、上海,行车时间将分别缩短至约10小时和8小时。项目预计于2018年通车。

    除跨境基建外,政府已承诺推行其他大型基建项目,以改善本地的交通运输系统,促进文化艺术的长远发展,以及向市民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有关香港铁路的网络扩展,西港岛线、观塘线延线及南港岛线(东段)已开通;沙田至中环线则预计于2021年竣工。另外政府已宣布《铁路发展策略2014》,为香港直至2031年的铁路网络发展提供规划框架,覆盖本地约七成半人口居住的地区,以及八成半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前啓德机场跑道兴建的新邮轮码头。新邮轮码头共有两个泊位,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足以应付和配合两艘总吨位达220,000的巨型邮轮同时停泊。

    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货运枢纽,也是全球十大最繁忙的客运机场之一。机场管理局指香港国际机场现有的双跑道系统即将饱和,因此需要扩建。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建造工程已于2016年展开,整项建造工程将于2024年完成,而新跑道则预期于2022年启用。

    就码头的发展,政府已公布「香港港口发展策略2030研究」及「青衣西南部十号货柜码头初步可行性研究」的结果,预计香港货运量在未来仍有增长。为应付未来直至2030年的吞吐量增长需求,必须提升现时货柜码头的处理能力及相关基础设施。改善措施包括将昂船洲公众货物装卸区升级为现代货柜处理设施,供远洋轮船或内河船只使用;将现时实际环境能够容纳远洋轮船的内河码头泊位发展为远洋及内河两用设施;于葵青货柜码头提供更多驳船泊位,以纾缓河运货柜吞吐量增加所造成的挤塞;以及善用码头周边的土地及其他设施,以提升营运效率和应付未来转运量增长。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