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能帮景区做些什么?

移动互联网能帮景区做些什么?

自从IBM的CEO彭明盛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以来,什么行业都想要套上一个“智慧”的头衔,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电力等等,不一而足,智慧旅游当然是这个“智慧+”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呢,所谓的智慧+,无非就是技术进步以后,使得所在的行业可以更加便捷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相较于“智慧+”,我更偏爱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就提出的“数字化生存”这一说法。95年,雅虎才刚刚创办,丁磊还在宁波电信局工作呢,恐怕连尼葛洛庞帝本人也没有想到,数字化会发展到今天的局面。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统统都是数字化的一部分。
旅游行业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没有旅行的生活,只能叫生存”,这样的行业,是最先要被数字化的。
在PC时代,携程是第一家用“数字化+呼叫中心”模式武装自己并对传统的“旅行社+酒店、机票”模式进行挑战的公司,回头来看,不得不佩服携程的切口相当明智,因为酒店和机票是当时最容易数字化的领域,同时因为PC端的信息不能实时传递到每个个人而增加了呼叫中心这个环节。
但是,当移动终端已经成为我们随身的互联网的时候,它的原有模式就有点落伍了。我以前一直是携程的金牌会员,但最近一年就再没有登陆过它的网站。
旅游行业实在是太庞大了,一般的说法,它涉及109个行业,要说清楚这个行业的变化很难。远见旅游总裁袁健把旅游行业分为“主体、客体和介体”三个维度,主体就是我们旅游者,客体是目的地,介体就是帮助人们抵达目的地的各种手段。
移动互联网对主体的影响已经被讨论得很多了,今天不谈。我要说的主要是数字化在客体这个维度能干什么,欢迎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为方便起见,暂时把客体称为景区吧,虽然并不合适。
一是景区的信息化建设。其实相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景区是更需要信息化的。景区的面积远比企业来得大,一个小企业,面积百来方,可以实现“通信基本靠吼”,而景区不行。诺大的景区需要维护,来来往往的游客需要管理,信息化一定大有可为。但我只能说目前景区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游客管理来说,基本靠导游。打个比方,要是有游客在景区迷了路,除非导游报告,不然景区是不知道的,靠广播寻人仍是主流的手段。
信息化建设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景区供应链管理、旅游团管理、重点文物的维护管理、指挥调度、车辆调配等等。
二是景区的数字化营销。在PC时代前,景区的营销主要靠旅行社这样的传统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代理开始大行其道;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景区营销的方式完全可以更加多样化。智能终端的普及解决了以往景区无法主动接触到游客的问题,微博、微信等应用都可以用来做营销,在线旅游代理也都在移动端做部署。云和大数据为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三维技术和移动端的兴起更为体验式营销打开了一条路。
另外我们注意到,一些景区代运营的企业开始更加活跃起来,对景区而言,如果实在没有搞数字化的基因,交给他们运营也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是景区的数字化服务。我不得不说这一块只能算刚刚起步,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也就局限于给你提供厕所,卖纪念品,还有各个景区都随处可见但我又偏偏不爱吃的豆腐干和玉米。智能手机尤其是它们的GPS功能让数字化服务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现在已经有企业专门为景区提供三维导游解决方案,在景区里打开智能手机,你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在哪里,四周的景点有什么故事,到下一个景点怎么走等等。哪一天导游失业了,数字化服务就初具气候了。
数字化服务是toC的业务,最为个性化,最为复杂,当然也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具体会冒出什么样的应用,天知道!
数字化在旅游行业的应用,就像旅游本身一样,没去的地方永远比去过的地方要多得多;同样的,它所带来的变化,也像旅游本身一样,让人欣喜和欢愉;还是同样的,它的发展,仍像旅游本身一样,需要我们亲身参与和付出,只有这样,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作者:B座12楼
via:虎嗅网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