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任性的中国制造:成本最高的非英语电影

全球电影业在地理和历史方面有一个怪现象——几乎所有场面最大、成本居高的都是英语电影。这主要是因为电影业是在以盎格鲁为主的美国发源和发展起来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发达国家中讲英语的人非常多,所以英语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制作电影的主要语言。

以好莱坞特效动作片为代表的大制作英语电影的成本一般在2.5亿美元以上。在一部电影中投资这么多资金通常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这类电影能在全世界范围吸引大量观众,他们不仅花钱到电影院观影,甚至通过电视、DVD、下载、订阅视频点播及其他平台付费观看。

而另一方面,大手笔制作的非英语电影则少之又少,这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西班牙语和印地语在全世界的使用范围比英语要广泛得多,但这两种语言的覆盖观众群体的富裕程度要远低于英语国家,所以高成本的西班牙语或印地语电影的经济效益较低。

举例来说,说印地语的印度人民每年购买大量电影票看电影,但是平均票价仅为1或2美元,一部电影的总票房平均不过几百万美元。如果影片无法吸引海外观众,花费几百万美元制作一部印地语电影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非明智之举。

法国和日本同为发达国家,电影爱好者众多,但是除了偶尔出现的《高卢勇士传》(Asterix)或宫崎骏电影,其他影片都难以走向国际,所以每年仅有几部电影预算会超过1,000或2,000万美元。

再看看中国。和印度一样,中国有着大量热情的电影观众,但中国人均收入也同样较低,而且国内电影界又鲜有能吸引海外观众的作品。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过去数年间中国电影的制作成本一路飙升,有些甚至已接近好莱坞水平。如下方图表所示,全世界成本最高的非英语电影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全球制作成本最高的非英语电影

Most-expensive-movies

这是中国近来出现的一个现象,很难解释其原因。中国电影从电视或家庭录影带中所能获取的利润微乎其微,并且中国电影很少能在海外赢得高票房,因此对于制作方及投资方来说,明智的选择是将制作预算限制在不超过预计国内票房的三分之一,这样才能确保即便在扣除税费、院线收入及发行费用后,依然有机会略有盈余。

2014年,中国国产电影(包括中国内地与香港联合拍摄影片)的平均票房收入为1,100万美元。这意味着合理的平均预算要低于400万美元。如果有巨星参演,或是改编自畅销书等知名素材,那么预算可以再高一些,比如达到1,000万美元。超过这个范围的投资就真的没有必要了,但是许多人仍然选择大手笔投资。显然,这些人相信他们的电影一定能突出重围成为票房黑马,赚得1亿美元以上的票房。事实上,在去年出品的约300部中国电影中,仅有4部影片达到了如此高的标准,所以我猜人们始终是抱有希望的。

注: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图表中数据来自于可信的渠道,但是却不一定完全可靠。肯定还有以同样的高额预算制作的中国电影,只是我没有注意到。

via:福布斯中文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