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地社交网络当自强
美国是社交网络的主导者,土产的Facebook、Twitter、Linkedin正成为全球现象,在美国之外不少地区的影响力极大,这些网站中绝大部分的用户都来自美国本土外。
而同时,全球一些本土的社交网络也开始在海外开疆拓土,吸引了一批可观的海外流量。VKontakte目前是全球第七大社交网站,以前主要以俄国用户为主,现在其43%的流量来自俄罗斯之外,比2010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另一家社交网站Odnoklassniki其流量的41%也来自海外。
6、社交网络不再是年轻人的玩意,人人有份
过去我们可以说社交网络是给小孩子玩的,但是在过去的18-24个月中,这个现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交网络开始侵入年长人群中,并在各年龄段获得广泛的使用。
事实上,年龄在55岁以上的用户社交网络的使用率增长最快。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数据更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北美和拉美,社交网络在年龄在55岁的网民中的渗透率高达93%。另一个变化是男性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也在高速攀升。随着社交网络整合像视频等更多的在线应用,男女差异比例将会显著缩小。
7、数字原住民沟通方式社交化
年龄在15-24岁的群体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伴随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成长,称之为数字原住民,他们代表着新生的互联网力量。通过分析他们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未来的走向。2010年7月到2011年10月,年龄在15-24岁的群体在IM即时通信软件和电子邮件的使用上面下降最大,而在社会化网络的使用上面,这些人群的使用时长增长最快。随着这些人群逐渐成为社会化的主导力量,社会化网络届时将成为时代的主流。
8、美国社交网络广告展示摇摇领先,尽管收入没赶上
社交网络在各类指标上表现领先,2011年10月份占据了美国1/4的广告展示份额(28%),另外还有5%的美国广告展示是社交增强型广告。随着社交网络在PV和时长上继续占优,广告主的资金转移是一点都不奇怪。但是尽管社交网络表现如此突出,但目前其价值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尽管超过1/4的广告展示在社交网络上面,但广告主花在上面的钱只有15%。
提及社交网络广告,不能不提Facebook,从广告展示量来看,Facebook占据了最大的份额。2011年第3季度,Facebook展示了28%的广告展示次数,超过其他4大门户的综合,其原因主要是其广告定位在长尾,也就是中小广告主。过去几年,它也在积极吸引大型广告主的投入。
199IT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199IT://www.199it.com
9、未来仍然朦胧
2004年Facebook起步时,面临着来自Myspace和其他领先社交网站的竞争,而在不到5年后,它超过了这些网站,并成为全球社交网站的领导者,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行业领袖。用户愿意抛弃其他网站加入到Facebook的怀抱中,是得益其网络效应,因为好友都在上面。就如Facebook能取得今天的辉煌一样,新生的社交网络也可能会取而代之。如谷歌的Google+以迅猛的速度在增长,Twitter也是其潜在的竞争对手。
其他像Twitter、Linkedin、新浪微博等都增长非常迅猛,在重塑着社交网络的格局
从时长和沉浸度来看,Facebook、ODNOKLASSNIKI、Tagged、tumblr、PINTEREST和新浪微博等增长都十分迅速。
10、移动催化下的社交网络
得益于其移动性,移动将催化社交网络的发展。2011年10月,美国有将近1/3的年龄在13岁以上的手机用户每月使用社交网站至少一次。移动社交网络在美国、英国都有较高的渗透率。
其中智能手机是社交网络使用的关键驱动力,用户通过APP使用社交网络的比例超过浏览器
但是移动的力量还没有成为主流,通过移动APP和移动浏览器使用社交网络的用户仍然远远低于传统的互联网。
人们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目的多样化,发表状态、阅读好友内容更为普遍
移动和其他联网设备正在引爆各类应用,它是否是移动社交的未来?
199IT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来自199IT://www.199it.com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