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四大转型趋势

韦 路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 要: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将呈现以下四大转型趋势:学科融合,大学需要优化内部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媒体融合,如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 种不同的方式、以30 种不同的技术形式来讲述,我们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报道新闻;科技创新,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应加强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应用性研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理解生态,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我们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有理由不变。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新媒体;转型趋势

2006 年,也就是Twitter 诞生的那一年,美国《时代周刊》
将“你”(YOU)列为年度人物。在数码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
那些曾经被称为受众的人们变身成为信息生产的积极参与
者。正如Bradshaw(2007)所言,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从一
个公众必须依赖专业媒体获取信息的社会,变成一个“人们可
以自己获取并且生产信息的社会”。《时代周刊》预言,为数
众多的用户生产内容平台,如YouTube、MySpace、Wikipedia
以及Twitter,“不仅会改变世界,而且还会改变世界变化的方
式”(Grossman, 2006)。迅速变迁的媒体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
提出了挑战。为了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代的新闻传
播教育将呈现四大转型趋势。这四大趋势概括起来就是:学
科融合,媒体融合,科技创新和理解生态。在当前几近相同
的技术环境里,这四个方面不仅是西方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
课题,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需要重点思考的发展方向。今
天,我想围绕这四大趋势,立足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前沿,并结合浙江大学的探索,谈谈想法。
一、学科融合
先说个案例。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
院似乎被推向了风口浪尖。他们也许是美国历史上第一家被
校方“关闭”的新闻传播学院。当然,校方并不主张用“关闭”
这个词,他们用的是“重组”。该校高层表示,现有的学院太
小,太孤立,太受约束,以至于无法为学生提供他们所希望
的新闻教育,也无法使教师从事他们所希望的教学和研究。
在重组期间,新闻教育仍然以课程的形式继续,不过必须是
双主修,或主修其他专业加辅修新闻专业。请注意,是辅修
新闻专业。面对学院教师、学生和校友的质疑,校方强调此
举将是提升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契机,未来可能建立一
所融合信息、传播、媒体和技术等多种相关学科和资源的新
学院,并可望成为美国最好的。
科罗拉多大学或许只是个案,它有许多内因,如原来学

院的内部管理比较混乱等等。但这一个案传递出一个重要的
信号,就是面临每天都在改变的媒介环境,我们的新闻传播
教育也需要改变。在这个媒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人
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新闻(Journalism )和新闻工作者
(Journalist)本身的概念受到挑战,需要大大拓展。随之而
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新闻教育仅仅依靠新闻学院是否足够?
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被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校方认为它没有很好地与其他学院合作,从而无法提供
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因此,如何优化大学内部
的所有资源,通过学科的融合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
为新闻传播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一目标有不同的实现途径。科罗拉多大学是比较极端
的一种。目前,浙江大学2+2 的本科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
上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新生进校都按人文或社科两大类
划分,前两年打通培养,主要是通识教育,没有具体专业。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从第三年开
始,学生进入自己确定的专业院系学习。用校方的话说,就
是一种“宽专交”(拓宽基础、专业培养、学科交叉)的人才
培养模式。这样,就弥补了原有单一化专业教育的不足。当
然这一模式在新闻传播专业也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大块的
实习时间使得本来就被压缩的专业课程进一步压缩,导致学
生感到在校受到的专业训练不足。进入专业较晚,也使学生
难以找到专业感觉。头两年通识阶段选课太随性,有些课程
感觉用处不大。总的来说,这种“宽专交”的培养理念是适合
新环境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但具体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媒体融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家普尔教授
提出。他认为,媒体融合就是传统上需要依靠多种媒介技术
来提供的内容和服务被整合在一种媒介之上,而这种媒介通
常就是数字网络媒介(Pool, 1983)。同样来自MIT 的媒介融

合研究专家、比较媒介研究专业的创始人杰金斯教授对这一
概念进行了展开。他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三方面的整合:跨越
多个媒介平台的内容流动,多种媒介产业之间的合作,以及
媒介受众的主动信息获取行为(Jenkins,2006)。从这个意义
上讲,媒介融合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现象,而是包括技术、
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复杂过程。
媒体融合的大潮同样席卷中国。不论是中国政府大力推
动的三网融合进程,还是每个媒体内部争先恐后规划的全媒
体蓝图,都体现了这一趋势。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则切切实
实地感受到媒体融合的压力。从前,报社记者只会写文字稿
就行了。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被要求在新闻现场同时以
文字、照片、音频、视频的形式通过微博等方式发布新闻。
一些记者为新技术带来的新可能而欢欣鼓舞,还有一些记者
则更多地感到不知所措、力不从心。如埃里克·牛顿所言,“如
果一则新闻能够用30 种不同的方式、以30 种不同的技术形
式来讲述,我们需要理解新闻的本质,并使用最适合的媒体。
(Newton, 2010)”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挑战。
面对日趋融合的媒介环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培养未来
的新闻工作者?传统新闻理论对于新闻现象的归纳和解释是
否仍然准确?传统按媒体划分的采写编评课程是否还适应当
前的融合新闻报道?如果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我
们又该如何改变或重组现有的课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
选择的是增量改革的途径,即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正的同时,
增加一些新的课程。浙江大学也是如此。2011 年上半年,浙
大增设了《媒体融合》本科课程,我是主讲教师。在教师讲
授相关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调研国内外融合新闻
报道的前沿案例,最后独立完成一项融合新闻报道任务。同
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收获不少。但初次探索,
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课时太少,未能与实验课结合,发布
平台不够完善等等。
三、科技创新
一直以来,新闻传播教育,包括研究,与业界之间都存
在着一定的断层。理论研究保持独立性固然无可厚非,但如
果应用研究也与业界脱离就值得反思了。在新闻传播学科,
高校喊产学研一体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却是说的多,
做的少。常见的情况是,业界在前面尝试,学界在后面观望。
业界有了成绩,或出了问题,象征性地请学界来总结一下,
仅此而已。结果就是,业界觉得无关痛痒,学界感到疲于应
付。双方仍然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连接点。
要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创新引擎,
而不是创新的跟随者。举两个例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
堂山分校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刚刚建立了一个 Reese Felts
数字新闻项目,旨在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新闻传播的新形式。
其中一个重要尝试是,建立一个由学生设计、开发、制作和
运营的新闻网站(reesenews.org),然后利用这一平台试验各
种不同的报道和叙事方式,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
析,测量不同方式的传播效果。一方面,网站为所有相关课
程提供了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网站实验研究的结果也可用
于指导专业媒体的新闻实践。另一个例子是前面提到的科罗
拉多大学,他们也建立了一个名为“数字媒体实验厨房”
(Digital Media Test Kitchen)的实验室,从新闻技术、技巧

和商业模式这三个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中国大陆的新闻传播学院在这方面虽然整体上尚未起
步,但也不乏开拓者。比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新传媒系于2008
年建成媒体融合未来实验室,并与多家媒体和IT 企业开展了
多种合作,初显“媒体硅谷”之势。浙江大学最近也利用学校
投入巨资升级传媒学院实验室的契机,重点建设新媒体实验
室,由认知研究实验室、数字影视与文化产业实验室、电子
编辑与数字出版实验室组成。其中,认知研究实验室配备全
球最先进的眼动仪和脑电仪,旨在利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手段
为新闻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四、理解生态
我们所处的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我们所面对的人
也不再是原来的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所处的媒介环
境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不论是新闻传播教学还是研究,都必
须时刻把握不断变换的媒介环境,方能与时俱进。理解媒介
生态的关键是理解我们周围的人,理解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
“受众”的人们。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都发
生了变化。例如思维方式上,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具有更强
的批判能力,不再认为传统的主流媒体是唯一的、甚至可信
的信息来源,对新闻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行为
方式上,Web2.0 的出现使人们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和消费者,
也成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同时,人们的习惯也发生了
变化。例如,浅层阅读逐渐取代了过去印刷媒体时代的深度
阅读;多任务(multitasking)逐渐取代人们一个时间只做一
件事情,等等。面对变化的环境和其中的人们,新闻传播教
育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弄清楚现在的人们
究竟喜欢什么样的新闻。以情感为例,传统的新闻报道不能
掺杂新闻人的任何情感,记者编辑必须冷静客观地报道新闻。
但研究表明,带有情感的新闻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也更
容易被人们记住。记者不隐藏自己的情感倾向,反而会使读
者更愿意相信。而且,在博客、微博这样的新平台上,带有
个人感情的报道更容易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另一个相关的问
题是人称。第三人称毫无疑问是新闻报道的叙事方式。但人
们发现,用第一人称讲新闻,会使受众感到更有人情味,感
到是在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媒介进行
交流。当然,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帮我们进行决策。但
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变化,
我们报道新闻的方式就没有理由不变,新闻教育的模式也没
有理由不变。

参考文献:
[1] Bradshaw, P. (2007). A model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sroom[OL].

//onlinejournalismblog.com/2007/09/17/a-model-for-the-21st-

century-newsroom-pt1-the-news-diamond/.
[2] Grossman, L..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EB/OL].Time Magazine. //www.time.com/time/magazine
/article/0,9171,1570810,00.html#ixzz1gWG0CHdA,2006.
[3] Pool, I.. Technologies of freedom[M]. Cambridge, MA:
Belknap/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 Jenkins, H.Convergence culture: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6.
[5] Newton, E. Four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Trends in
Journalism Education[OL].//www.Knightfoun-dation.org/blog
-s/knightblog/2010/9/14/journed/.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