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4季度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环比增长18.52%,相比去年同期呈现41.48%的增长速度。
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市场规模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 用户结构逐渐多元化,且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粘性增强:移动互联网用户结构逐步从民工、学生等三底人群向不同层次演变,且男女比例趋势逐渐归于平均,用户对应用不仅有一定需求,且对应用有一定粘性。
2. 智能移动互联网终端种类增多,数量增多:智能智能终端为移动互联网用户兴起奠定了有力的基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车载导航等移动互联网终端承载了移动应用,伴随终端种类的多样性,终端价格的持续走低,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机会也将增加。
3. 移动互联网应用多样,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新兴应用激发了用户的需求,刺激用户转变成为移动互联网网民,用户对移动互联网应用逐步从工具类应用向内容类应用和社交类迁移,例如微博、Flipboard、手机阅读、LBS、移动SNS等新兴应用的兴起。
4. 互联网厂商及不同类型厂商积极推动产业: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不再把用户捆绑在运营商体系之内,借助互联网的开发放模式,互联网厂商及移动互联网厂商纷纷进入市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移动的互联网”,更多互联网应用的迁移促使更多的PC网民转换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
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仍保持较高增速,至2012年突破6亿,超过互联网用户数。
2010年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637亿元,较2009年上涨64.2%,增速放缓。除去流量费之外,移动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342亿元。
从收入构成看来,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机阅读逐渐成为三大主要移动互联网娱乐应用,手机购物增速明显。
预计2011年移动互联网娱乐应用仍将保持稳定且高速的增长,占全年市场规模的份额也将进一步提高。
欲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更多内容,请参阅Enfodesk易观智库或联系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客户服务部。
研究定义:
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数:该季度至少使用1次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不仅包括浏览网站的用户,同时包含使用联网手机应用服务的用户,如移动IM、手机网游等用户。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当前统计范畴为手机互联网,包含四部分收入:基于手机互联网的通信费用(流量费)、用户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所有消费费用总和、用户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易费用(手机购物)以及广告主基于移动互联网媒体的投放广告费用。
更多阅读: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