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位Facebook上的朋友争论起一个问题,关于游戏里的性别平等。一位女性玩家声称“我们(以色列游戏产业)缺乏以女性为导向的游戏。”她说道,女孩依然在玩着芭比娃娃(即使是虚拟的),而男孩们则拥有许多男性导向的门户网站-这样更利于鼓励竞争,促进发散性思维。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我并不认同,尤其是当我们谈论Flash游戏门户网站和虚拟游戏世界(这在以色列十分常见)的时候。我一直认为,数字游戏在所有年轻人中都非常受欢迎,不分性别。因此,在这样一个被数据推动的行业里,下意识的排除女性玩家,实在不算是一个明智的商业行为。
我凭直觉告诉我的朋友-我认为男女应该平等,因此,她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内容(反之亦然,男孩能玩芭比娃娃,这也没有大不了的。)我反对任何形式的隔离行为。但我必须阐明,我从未受过女权主义的熏陶。我意识到对现在女性而言,仅是简单的男女平等并不是最好的方案。我试着遵循我认为是正确的道德标准,平等的对待每个人。以下是我想要讨论的问题:
被我们很多人看做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抑或只是当成普通商品的游戏是否该能作为促进女性权益的工具呢?实际上当下存在许多女性玩家,且许多女性玩家选择游戏是与性别无关的,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把游戏进行性别区分呢?
谁决定了谁?就好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在我们的案例中,究竟是游戏增进了性别歧视和性别角色,还是性别歧视和性别角色决定了我们所玩的游戏?
类型—是不是存在有针对特定的性别开发特定的(游戏)类型呢?暴力性和竞赛性的游戏类型是不是就将女性玩家排除在外呢?难道竞赛性游戏对于女生就没有吸引力吗?也许这是一个不同游戏行为的问题(多任务、注意力持续时间短)。
内容—是否存在推广歧视女性的视频游戏?有没有亲女性、不含性别歧视的内容?我们在游戏中是否缺少对女性友好的内容?那些游戏和虚拟的芭比娃娃有什么区别?
综合性的游戏门户网站-那些网站有一味的排斥由女性角色主导的游戏吗?单性别游戏门户网站(也就是为女性玩家特别创办的门户网站),这与只针对单一性别的教育有什么区别呢?
游戏行业中男多女少的这个事实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游戏设计的?女性游戏设计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男性设计师无法企及的东西呢?有没有一些成功的游戏(从它被设计出来)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它由女性(游戏设计师)所创造呢?
游戏仍被看做是“男孩俱乐部”,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而这个观点又有多少适用于移动手机平台上呢?举个例子,《糖果粉碎传奇》的大部分玩家都是女性玩家。
你怎么认为呢?欢迎大家在此畅所欲言。
作者:Itzhak Wolkowicz 翻译:GRG游戏研究组 来源:gamasutra
注:本文为GRG原创翻译,授权199it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阅读:
评论已关闭